综合化学实验室开展空气敏感物质制备技术培训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7-03

在学院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综合化学实验室于2016学年第一学期,针对四年级本科生(化学、应化专业)系统地开设了无水无氧实验的课程培训。为了使学院其他同学也能掌握这方面的技能,2017年4月和5月,综合化学实验室面向我院三年级本科生(材化、高分子、化工、化生专业方向)和研究生开设了无水无氧实验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

实验指导老师为姜隆副教授。实验题目为双(二苯基膦)二茂铁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的合成。实验内容包括供气系统、溶剂纯化系统、schlenk真空线系统、手套箱以及敏感化合物的安全规范操作,其中空气敏感实验,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安全、规范地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进行操作、控制,使用并发挥它们的化学特性,有效提高学生对危险化学品处理能力,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掌握现代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做好本科生到研究生实验技能的良好衔接。

  为了保证本次培训的高质高效进行,课程组老师们对实验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尽量安排新的技术操作步骤。同时,联合了学工部的老师向同学们进行宣传、报名工作。随后根据报名人数和实验室情况,安排了两组,每组约1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本次培训任务重、时间紧,实验室相关人员积极投入实验准备,务求在安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使同学们掌握无水无氧实验技能。

实验培训结束后,学生们对本次学习反响良好,不少同学表示,在掌握了传统的实验技术、操作方法之后,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渴望日益加深。而此次培训正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使实验操作技能有了显著提升,强化了实验室安全操作行为规范,为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是我院按照“多层次、一体化”思路建立的本科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最高层次课程,本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在第一课堂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为工具,以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信息等新兴学科的新进展为内容,同时汲取我校的优秀科研成果,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突出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地位;二是在第二课堂设立“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引导本科生从事创新实验研究,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鼓励创造性强、富有成果的化学创新研究。与此同时,该体系按实验室管理、功能和建设与课程责任制、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原则,促使课程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和谐发展,先后获“211”工程、“985”建设项目、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省级教改项目等442万元的建设资金投入,拥有无水无氧实验室等一批现代化学仪器,常规小型仪器完全现代化,并达到国际水平。

该课程始建于2001年,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迄今为止已成功地开设了16届《综合化学实验》, 上课总人数超2400人;实施了6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和“开放性实验”,参加总人数超310人,已在国内外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100多篇。本课程教学团队获多项广东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及校级实验教学研究(改革)基金项目,并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