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振国教授研究团队在灵敏可逆响应的光致发光变色有机晶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人: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1-02-08

光诱导有机自由基在有机合成、光电器件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凝聚态下的光诱导自由基发光却鲜有报道。尽管有机自由基的双自旋跃迁是自旋允许的过程,理论上有利于激子辐射跃迁产生高效率的荧光,但是光诱导产生的自由基通常是不发光的,因为它们非常不稳定,存在寿命太短。另一方面,有机自由基在凝聚态下非常容易发生电子转移或自旋交换,其发光受到聚集猝灭效应的限制。

2021年,该研究团队在研究三苯胺衍生物过程中发现对位取代的三甲基三苯胺(T3TA)晶体具有明显的可逆光致自由基发光现象:该晶体在低光强紫外光照射下其发光颜色发生显著变化,由蓝色变为淡粉色,在发射光谱中能明显观察到580 nm位置有新的发射峰生成。一旦关闭紫外光源后,晶体发光颜色迅速恢复为蓝色。在理论上和实验上阐明了这类分子在紫外光照下发生了阳离子自由基参与的发光过程的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利用T3TA多晶薄膜制备了双通道光敏器件,该器件在紫外光照射下既具有发光变色功能又具有导电开关功能,为设计新的光电传感系统提供了思路。该研究结果在基于光致发光自由基的光电操作开关和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21, 60, 6367-6371 Yingxiao Mu, Yanyan Liu, Haiyan Tian, Depei Ou, Li Gong, Juan Zhao, Yi Zhang, Yanping Huo, Zhiyong Yang* , Zhenguo Chi*, Sensitive and repeatable photoinduced luminescent radicals from a simple organic crystal. Angew.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2014720.

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博士后穆英啸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志涌副教授、池振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青项目、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广州市科技项目和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14720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